珠海市安质信息技术中心-欢迎光临!
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十二五”期间成效卓著2016年07月30日16:06 阅读: 1043 次
2016年07月12日 ,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军委发展装备部联合主办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办。清华大学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北京大学碳纳米管CMOS器件和集成电路、清华大学超长碳纳米管和超顺排碳纳米管薄膜、中科院化学所石墨炔、纳米能源所纳米发电机、中科院高能所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估方法、国家纳米中心“肿瘤捕手”肿瘤早诊技术、集盛星泰公司纳米材料超级电容器、碧水源公司纳米膜净水产品等一大批北京市国际领先和国际一流纳米科技成果、创业项目和创新产品的集中亮相,有力彰显了北京在纳米领域领先的创新优势,也展示了“十二五”以来全市全面推动纳米领域原始创新和打造科技成果批量转化“北京模式”的显著成效。
用创新改变世界,用创业引领未来。北京本次参展的一批世界级纳米领域原始创新成果足够亮眼,新兴的创新创业项目和纳米创新产品也含金量十足。在原始创新成果方面,由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团队在国际上首次观测到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对下一代低能耗电子器件开发等信息技术领域的变革具有重大意义,被业界评价为诺贝尔奖级的发现;清华大学范守善院士团队在世界上率先制备成功的超顺排碳纳米管阵列,被看成是“架起了一个联系纳米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桥梁”,目前该材料从原创性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产业化技术攻关到大规模生产应用的完整创新链已经全面贯通;北京大学彭练矛教授团队在国际上率先研制成功的10nm碳纳米管CMOS器件,器件速度与功耗相比同样尺寸的硅基器件整体上好5倍左右,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集成电路技术之一;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估方法由中科院高能所赵宇亮研究员团队建立,该团队不但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实验室,开创了纳米毒理学领域在我国发展的新格局,而且其独创的金属富勒醇抗肿瘤纳米药物目前正在加快推进放大和转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