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安质信息技术中心-欢迎光临!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科技信用网!【会员注册】【登录
中国科技信用企业、行业十大科技品牌、科技500强大型投票评选公益活动”进行中..........

杜鹃花开天下 绿色拥抱未来

2025年01月25日15:50 阅读: 43 次

标签: 中国科技创新企业调查组委会, 科技信用.中国, china12345K

                                           中质无线V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22:15 北京

 Rhododendron blooms the world, green embraces the future

  供稿:蜜植生境              本文作者:辛夷

  图片: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华西亚高山植 物园、IBC2024、蜜植生境

    引言:在全球生态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使命。蜜植生境应运而生,凭借其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在植物保育领域崭露头角,并与国际知名的爱丁堡皇家植物园(Royal Botanic Garden Edinburgh,RBGE)建立了紧密且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共同守护生物多样性。

        本文将深度聚焦蜜植生境这一致力于生态保护的重要力量,探讨蜜植生境在植物保育领域的积极作为,以及与爱丁堡皇家植物园之间的合作。同时,融合 2024 年国际植物学大会所凝聚的前沿理念与权威成果,剖析植物保护事业的当下格局与未来趋势,进而揭示生态保护在品牌发展战略中的关键地位与长远价值。


                           华西亚高山植物园


      一、蜜植生境:生态保护的践行者


      乔治・弗雷斯特植物猎人乔治・弗雷斯特1873 年出生于苏格兰福尔柯克。1918 年,在对中国云南腾冲高黎贡山的探索中,他发现了高达 20 多米的大树杜鹃,这一被誉为杜鹃花之王的高山杜鹃珍稀种。为将其带回英国,他雇人砍倒一棵高 25 米、树龄 280 年的大树,制成树干标本圆盘,现陈列于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图书馆。弗雷斯特一生为杜鹃花的研究和发现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中国的7次探索活动不仅让西方世界认识到中国丰富的杜鹃花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球对杜鹃花的研究热潮。但他的采集行为也存在争议,部分行为对当地生态造成了破坏,他留下的标本和研究成果,仍是植物学界宝贵财富,为后续高山杜鹃的保育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位于四川都江堰海拔1800米龙池山上的“中国杜鹃园”华西亚高山植物园杜鹃林 蜜植生境现场拍摄


         蜜植生境自2021年成立以来,始终坚守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核心使命,将植物保育科研作为公益重点。通过创新地挖掘植物与文化和商业品牌之间的潜在联系,提升公众对濒危植物的关注度,而高山杜鹃等濒危高山植物更是其中的重点保育对象。



华西园美容杜鹃


      “蜜植鹃行-华西园高山杜鹃保育计划”是蜜植生境公益基金项目的开篇之作。该计划精准定位,全力支持华西亚高山植物园的高山杜鹃保育科研工作。通过广泛开展公益倡导活动,深入社区、学校和网络平台,向公众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着重强调高山杜鹃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价值。同时,积极动员社会机构和商业品牌参与其中,倡导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蜜植生境公益基金计划在十年内实现多个目标:成功引种 80 种以上新的原生种高山杜鹃,使“中国杜鹃园”华西园的原生种高山杜鹃收藏总量突破 500 种;推动3-5种高山杜鹃回归野外自然环境,培育10种以上新种,并持续助力我国高山杜鹃低海拔驯化进程,为高山杜鹃的种群繁衍和生态恢复奠定坚实基础。

 

         二、爱丁堡皇家植物园:植物学研究的先驱


         爱丁堡皇家植物园

        供图:爱丁堡皇家植物园


        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在植物学研究领域拥有超过 300 年的植物研究历史,是全球植物保护的重要力量。其在杜鹃花研究方面成就卓著,苏格兰的四个园区内珍藏着世界上最为丰富的杜鹃花物种,共有819种世界原生种杜鹃花收藏,是世界杜鹃花收藏第一的植物园。为杜鹃花的分类和生态保护研究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资源宝库。作为主要的杜鹃花研究中心之一,爱丁堡皇家植物园不断努力加深世界对这一广泛而多样的植物家族的理解。


      三、深度合作:共筑高山杜鹃保育新篇 

      

      蜜植生境与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的合作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的科研团队充分发挥其经验与技术优势,派出专家为蜜植生境解读杜鹃的历史、当下的保育现状、具体方法,以及未来的计划,极大拓展了蜜植生境团队的研究视野。同时,蜜植生境还承担起了在国内推广科研成果的重任,将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的先进理念与研究成果,通过媒体报道、科普展览等形式传递给国内的科研人员、植物爱好者以及公众,提高社会对高山杜鹃保护的关注度。在文化交流与传播方面,蜜植生境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蜜植生境多次组织团队前往英国实地考察,将爱丁堡皇家植物园丰富的植物资源、深厚的科研底蕴以及独特的文化魅力,通过精心策划的系列线上推文、线下展览活动介绍给中国读者。这些推文和展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如通过制作精美的图片集、科普短视频等,让中国公众直观感受到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的魅力,促进了中英两国在植物文化领域的交流。



Alan Elliott 博士

供图:爱丁堡皇家植物园


        Alan Elliott 博士是植物学家、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经理。作为蜜植生境的生物多样性大使,他在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他在杜鹃花研究领域的深厚造诣、在生物信息学方面的专业技能以及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中的丰富经验,为爱丁堡皇家植物园与蜜植生境的合作注入了强大动力。在高山杜鹃保育计划中,他依据自己在全球杜鹃花红色名录评估工作中的积累,精准识别保育重点和难点,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保育策略提供了关键依据,有力确保了保育工作的高效开展。


本莫尔Benmore植物园

供图:爱丁堡皇家植物园


      Peter Baxter 园长所领导的本莫尔Benmore 植物园园作为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的重要分支,在来自于我国西南山区的杜鹃花原生种资源收集与展示方面独具特色。在2024年5月切尔西花展月蜜植生境团队对 Benmore本莫尔植物园长的拜访,拓展了国内团队对杜鹃保育及英国园林文化的认知深度。Benmore 园在维多利亚蕨类植物温室的修复与管理方面的成功实践,为蜜植生境在相关植物保护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上提供了有益借鉴。

      四、国际植物学大会(International Botanical Congress,IBC):植物学界的智慧盛宴



第 20 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现场,马德里


         2024 年第 20 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在西班牙马德里盛大举行,这是植物学和菌物学领域的顶级盛会。命名法分会于 7 月 15日至19日率先拉开帷幕,主会议随后在 7月21日至27日隆重登场。此次大会由国际植物学和菌物学协会(IABMS)精心监督举办,每六年一届的周期性使其成为植物学界翘首以盼的重要时刻,马德里国际会展中心(IFEMA)也成为全球植物学家汇聚的智慧殿堂。大会议程紧凑而丰富,涵盖全体会议、专题研讨会、海报展示、短课程和工作坊等多种形式,为植物学界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国际植物学大会是植物学界的最高会议,在植物命名上极具权威。藻类、菌物和植物的命名依《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ICN)规范,而 ICN 仅由大会修订。在2024年的命名法分会中,专家修订了《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深圳法规),新版(马德里法规)2025 年将正式出版。



Mark Watson 博士供图:爱丁堡皇家植物园蜜植生境特别邀请到亲临现场的Mark Watson博士对国际植物学大会进行解读


        Mark Watson博士是植物分类学和宏观生态学领域的带头人,30 余年深耕于植物区系、系统分类、命名和生物多样性信息学领域,他专长于喜马拉雅地区及中国的植物区系研究,也积极与全球科学家携手,多次率队奔赴温带地区展开植物考察。在其职业生涯中,他参与编撰《不丹植物志》(2002年完稿),还为《中国植物志》(2013年完稿)撰稿并出任国际编委一职。如今,他担任《尼泊尔植物志》主编与《泛喜马拉雅植物志》副主编,同时兼顾植物区系与植物学史研究工作。他踊跃投身植物命名的国际管理事务,运用生物多样性信息学实现植物区系数据的数字化管理。



第 20 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工作坊

供图:爱丁堡皇家植物园


        Watson博士指出,生物多样性危机严重威胁全球生态平衡,杜鹃花的保护困境是其典型体现。杜鹃花是园艺珍品,受人们喜爱,处于中国西南部、喜马拉雅山脉及东南亚山区的生物多样性核心地带,是当地生态稳定的关键。杜鹃花是其自然栖息地周边生计、粮食安全和医疗的重要支柱,但人们对其生态作用机制了解甚少。

        Watson博士还指出,在土地清理、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气候现象、病原体和疾病的侵袭等重重危机下,众多杜鹃花物种已濒临绝境,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红色名录上,越来越多的杜鹃花种被列为极危,这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紧急求救信号。



来自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的代表们聚集在马德里国际会议中心外合影

留念供图:爱丁堡皇家植物园


       鉴于杜鹃花的濒危现状与研究的迫切需求,“杜鹃花全球保护联盟”(GCCR)顺势而生。这一由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发起、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协调的重要倡议,吸引了全球杜鹃花研究领域的精英专家、资深保护学家及各大植物园的专业力量。

        Watson博士还介绍了创新项目“全球植物在线”(World Flora Online,WFO)为植物学研究与保护工作开拓了全新的视野。这一项目由来自全球超过55个植物学研究机构的数百名植物分类学家组成,旨在为所有已知植物提供全面、权威的基础知识。WFO 是植物学研究、保护政策与实践以及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工具,其目标也是马德里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英国植物学家Sandra Knapp开幕式演讲

供图:爱丁堡皇家植物园


        令人瞩目的是,在主要议程以外,大会还向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的John McNeill博士致敬,他荣获了首届“维基·芬克杰出服务奖”(Vicki Funk Award for Distinguished Service)。

        John McNeill博士在漫长且备受瞩目的职业生涯中,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植物命名法的研究。在国际分类学界,他的诸多贡献获得广泛认可,其贡献对植物、真菌和藻类命名法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至关重要。作为这一奖项的首位获得者,他深受同行赞誉。

        这些重要时刻,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国际植物学大会的精神实质:一种为共同事业而奋斗的集体感、连续性和团结精神。

 


John McNeill博士

供图:爱丁堡皇家植物园


         在为期一周的会议中,与会者围绕生态学到进化论、植物形态与功能到保护等主题展开了富有启发性的讨论。在最后的全体会议上,科学家们达成高度共识,发出强有力的行动呼吁:植物是社会迈向可持续未来的核心基石,必须置于发展战略的关键位置;同时,要全力加强人与植物之间的紧密联系,提升公众对植物的认知、尊重与保护意识,增强未来地球的生态健康与环境恢复能力。

         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需要植物科学家、植物机构、政府、企业部门和民间社会采取战略性行动,共同缓解人类活动对植物生命的破坏。尽管困难重重,但正如 Mark Watson 博士所感,全球植物学界守护地球家园的决心坚如磐石,他也将紧紧抓住这股力量,积极筹备 2029 年 7 月在南非开普敦举行的第 21 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在植物保护的道路上持续前行。



       第 20 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开幕式现场表演


       五、展望未来:在生态保护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冰雪之下含苞待放的高山杜鹃

蜜植生境现场拍摄




《国际诚信与品牌》(IIAB)欧洲分社社长寇禧(左)与蜜植生境创始人田英

摄于华西亚高山植物园 蜜植生境认养大王杜鹃科普立牌前




蜜植生境高山杜鹃主题公益展览“我自成春”


       当前,生物多样性危机如同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杜鹃花等众多植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灭绝风险。蜜植生境与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的合作在这一关键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展望未来,蜜植生境将持续探索创新植物保护模式和方法,守护地球的植物多样性。进一步深化与国内、国际在植物保育科研和科普教育等方面的合作,持续加大对濒危植物保护的投入力度。

       正如2024国际植物学大会的“马德里宣言”所倡议的:为了更富有活力的地球建立植物与人类更健康的联系,“植物是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它们维系着地球上的生命。”我们满怀期待,随着更多力量的加入,濒危植物将得以复苏,生态也能重归往昔的生机与平衡。



 华西亚高山植物园

供稿:蜜植生境

本文作者:辛夷

图片: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华西亚高山植物园、IBC2024、蜜植生境


      敬请关注大型华文国际期刊《国际诚信与品牌》(ⅡAB)和网络媒体《今日头条》(中国)《中质V新闻》(北京)《诚信与品牌》(ⅡAB)《华人头条》(西班牙)《可持续发展网》(巴基斯坦)《中科信》(广东)《锐眼聚焦》(江西)《全球气候变化青年领袖》(联合国)《金砖訪谈》(金砖国家)《中宏网品牌栏目》(国家发改委)等ⅡAB海内外合作媒体。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large-scale Chine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Integrity and Brand" (IIAB) and the online media "Today's Headlines" (China) "Middle Quality V News" (Beijing) "Integrity and Brand" (IIAB) "Chinese Headlines" (Spa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etwork" (Pakistan)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Guangdong) "Ruiyan Focus" (Jiangxi) "Global Climate Change Young Leaders" (United Nations) "BRICS Interview" (BRICS) "China Hong Network Brand Column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and other IIAB cooperative media at home and abroad.



     总监:魏傳峰   责编:博伦
分享到: 更多
值班主任:彭韡斌18902863216 0750-2118957
在线客服咨询您好!如果需要帮助,请联系我们的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总部站长-彭程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总部加盟-梁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总部技术-白云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总部客服-彭媚中国科技信用会员平台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专家客服-黄月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深圳客服-彭小姐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外联客服-陈欣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
08:30-16:00
在线客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