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安质信息技术中心-欢迎光临!
前5月广东市场监管系统累计为560.4万户经营主体修复信用2025年07月05日17:01 阅读: 1 次
时间 : 2025-07-03 10:00:04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7月2日,广东市场监管系统信用修复助企“十个典型案例”和信用监管“基层改革创新举措”新闻发布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少华介绍相关情况。这是广东市场监管系统信用首次发布修复助企典型案例和信用监管基层改革创新举措。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营商环境的基础,是经营主体安身立命之本。据会上消息,2025年1—5月,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累计为560.4万户经营主体修复信用,通过信用修复助力企业融资1.67亿元,释放了注册资本30.88亿元。 会上发布了“十大典型案例”,分别是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光明监管局开展信用修复助力某幼儿园获批贷款;汕头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信用修复助力某土地开发有限公司完成股权转让登记;佛山市顺德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信用修复助力某检验有限公司银行账户解冻并完成员工遣散费用结算和薪酬支付;韶关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信用修复助力某皮具有限公司车辆完成年审并恢复在粤港两地的通行;梅州市梅江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信用修复助力某贸易有限公司迁往中山市;东莞市市场监管局黄江分局开展信用修复助力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通过电商平台验证并恢复网店经营;江门市江海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信用修复助力某传媒有限公司资金回流;吴川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信用修复助力某商贸有限公司通过电商平台验证并提高客户转化率;茂名市市场监管局滨海新区分局开展信用修复助力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重获招投标资格并中标;清远市清新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信用修复助力某窗饰制品有限公司申请“小升规”奖补资金。 完善企业信用修复制度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点举措,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和治理机制能让新质生产力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信用环境、营商环境。近年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上下联动,合力固化企业信用修复“一口受理、一次办成”机制,积极强化信用协同修复、深化信用修复帮扶、优化信用修复服务、创新信用修复模式、探索智慧信用修复,走好信用修复“最后一公里”,做实监管服务“后半篇文章”,鼓励违法失信当事人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为经营主体提供更宽松、更温暖的监管环境。 会上还发布了一批信用监管“基层改革创新举措”,包括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推行重点行业“信用+白名单”管理,打造“无事不扰、有呼必应”服务机制;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创新落实“星火贷”有关部署,以“个体深信贷”探索普惠融资改革新路径;珠海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开展食品生产企业信用监管,精准配置监管资源护航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汕头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开展“信用沙盒”监管,探索新业态监管新模式;佛山市三水区市场监管局创新构建“1234”服务体系,创新打造“信用修复我撑你”服务品牌,推动信用修复“高效办成、全程无忧”;江门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开展局内综合监管,提升“综合查一次”改革质效;阳江市市场监管局江城分局创新打造“信用管家”服务机制,筑牢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信用基石;云浮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打造“四书一铃”和“四位一体”信用服务体系,助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等等,着力推动信用赋能护航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等。
|